重要提示:本公司的生物转盘结构和盘片配方是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磨合成就,并申请了多项专利进行保护并升级提效,若有蓄意模仿或使用者本公司将追究到底。
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
来源:未知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3-20    浏览[]次
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  
(一) 生物转盘的投产  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,因此,在转盘正式投产,发挥净化污水功能前,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(挂膜)。     生物转盘挂膜的方法与生物滤池的方法相同。因转盘槽(氧化槽)内可以不让污水或 废水排放,故开始时,可以按照培养活性污泥的方法,培养出适合于待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,然后将活性污泥置于氧化槽中(如有条件,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更佳),在不进水的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12-24小时,盘片上便会黏附少量微生物,接着开始进水,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渐生长而由小到大,直至满负荷运行。   生物转盘挂膜亦可按生物滤池培驯微生物的方法进行,这样可省去污泥培驯步骤,但整个周期稍长。     用于硝化的转盘,挂膜时间要增加2-3周,并注意将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控制在30毫 克/升以下。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,繁殖生长慢,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,回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,从而抑制自养菌的生长。当水这出现亚硝酸盐时,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,挂膜工作宣告结束。     挂膜所需的环境条件与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,即要求进水具有合适的 营养、温度、pH值等,避免毒物的大量进入;因初期膜量少,盘片转速低些,以免使氧化 槽内溶解氧过高。  
 
 
(二)生物相的观察    生物转盘上的生物膜的特点与生物滤池上的生物膜完全相同,生物呈分级分布,第一 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,膜亦最厚,随着有机物浓度的下降,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、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,生物的种类不断增多,但生物膜量即膜的厚度减少,依污水水质的不同,每一级都有其特征性的生物类群。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变化时,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。通过生物相的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的工作状况,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。     正常的生物膜较薄,厚度约15毫米左右,外观粗糙,带黏性,呈灰褐色。盘片上过剩 生物膜的时脱落,这是正常的更替,随之即被新膜覆盖。用于硝化的转盘,其生物膜较多,外观光滑,呈金黄色。   
(三)生物转盘的检修维护     为了保持生物转盘的正常运行,应对生物转盘的所有机械设备定期维护。 
(四)异常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   一般来说,生物转盘是生化处理设备中最为简单的一种,只要设备运行正常,往往会 获得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。但在水质、水量、气候条件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,加上操作管理不慎,也会影响或破坏生物膜的正常工作,并导致处理效果的下降。常见的异常现象有如下几种。